绿色建筑、绿色建材与钢骨架轻型板
来源:亿实筑业作者:anice日期:2018-10-17

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不是一个概念,当然绿色建筑的必要支撑和支持应该包括建筑材料,就属于绿色建材。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规定,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的概念是: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而“绿色建材”概念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它具有消磁、消声、调光、调温、隔热、防火、抗静电的性能,并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特种新型功能建筑材料。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认证划分为三个等级,所有控制项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当绿色建筑总得分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目前,获得绿色建筑认证可以获得国家相应的补贴。这也一种鼓励和推动措施,绿色建筑是综合性评价体系,含着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室内环境质量等。
其中室内环境质量控制项有:
1、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 中的低限要求。
2、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 中的低限要求。
3、建筑照明数量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定。
4、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的规定。
5、在室内设计温、湿度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不得结露。
6、屋顶和东西外墙隔热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 的要求。
7、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 的有关规定。
世界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基本上都有,美国的LEED评价体系,英国的BREEAM评价体系,法国的HQE评价体系,日本的CASBEE、澳大利亚南的GREEN STAR、荷兰GreenCalc、德国DGNB、新加坡GREEN MARK、印度GRIHA (national green rating)、芬兰 PromisE、加拿大Green Globes、法国 HQE、巴西AQUA、意大利Protocollo Itaca、葡萄牙Lider A、西班牙:VERDE、台湾EEWH、香港 HKBEAM等,中国大陆正在积极推进绿色评价体系。
绿色建材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单因子评价体系,一般用于卫生类评价指标,包括放射性强度和甲醛含量等。在这类指标中,有一项不合格就不符合绿色建材的标准。
第二类为复合类评价指标,包括挥发物总含量、人类感觉试验、耐燃等级和综合利用指标。在这类指标中,如果有一项指标不好,并不一定排除出绿色建材范围。
大量研究表明,与人体健康直接相关的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室内墙面、地面装饰材料以及门窗和家具制作材料等。这些材料中VOC、苯、甲醛、重金属等的含量及放射性强度均会造成人体健康的损害,损害程度不仅与这些有害物质含量有关,而且与其散发特性即散发时间有关,因此绿色建材测试与评价指标应综合考虑建材中各种有害物质含量及散发特性,并选择科学的测试方法,确定明确的可量化的评价指标。
根据绿色建材的定义和特点,绿色建材需要满足四个目标,即基本目标、环保目标、健康目标和安全目标。
基本目标包括功能、质量、寿命和经济性;环保目标要求从环境角度考核建材生产、运输、废弃等各环节对环境的影响;
健康目标考虑到建材作为一类特殊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使用过程中必须对人类健康无毒无害;
安全目标包括耐燃性和燃烧释放气体的安全性。
围绕四个目标制定绿色建材的评价指标,可概括为产品质量指标、环境负荷指标、人体健康指标和安全指标。
量化这些指标并分析其对不同类建材的权重,利用ISO14000系列标准规范的评价方法作出绿色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