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钢结构的楼板体系中,并没有包括。钢结构住宅中,楼板体系分为: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三种,其中有两项属于现场浇注体系,一款属于预制体系。笼统说,钢骨架轻型板可以划归为预制体系,但是其特殊性应该单独划出来,形成钢结构楼板四大体系。
钢骨架轻型板:它是专门为钢结构设计生产,其轻质高强于利于高层钢结构住宅设计荷载。为了解决板缝裂纹,可以在接缝处使用纤维网格布进行粘贴,然后再用防水砂浆处理。在最初钢骨架轻型板的设计并不完全适合钢结构楼板体系,但随着深入研发,以发泡混凝土为芯材的钢骨架轻型板可以承受相应活荷载,要比其他板材更具有优势。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 由于要满足楼板1.5小时的防火要求,其上须浇80厚的混凝土,采用蝶型压型钢板楼板总厚度将达130~150mm,且用于居住建筑时,室内需另加吊顶,如采用劲扣式的压型钢板楼板厚度可减为110mm,对钢结构住宅可采用bardeck的BD-40型劲扣式压型钢板,其肋高仅为40mm,且内口封闭,不需要再做吊顶,仅需在缝隙处加贴绷带即可。由于组合楼板担负着传递水平力的作用,故而钢梁与压型钢板连接处应设置必要的栓钉,设计时考虑钢梁与楼板的组合作用,可显著提高梁的承载力及稳定性,有效降低梁高。一般组合楼板下部不需另加钢筋,但对于有动力荷载及比较潮湿的区域,楼板下部仍需配置必要的构造钢筋。但组合楼板应满足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小于75dB的要求。在国外楼板的隔声要求在住宅的设计中已显得日益重要。
混凝土叠合板:混凝土叠合板就是将现浇结构根据使用要求和制造时的受力特点改为预制的单个构件和现浇部分,其中预制的单个构件在工厂制造,然后将其运至现场装配,再在其上浇捣现浇混凝土,从而形成叠合装配整体结构,这种结构的主要优点是;机械化程度高、工期短、可采用预应力技术及高强度钢材、预制部分体积小、重量轻、运输吊装方便;但预制部分的混凝土与现浇混凝土存在龄期上的差别,两者之间存在收缩应力,且板缝之间易于出现裂缝。
现浇楼板采用工具式支撑楼板,其优点是整体性好、装修方便,但模板较费,钢筋与钢梁的连接和构造比较复杂,且施工周期较长,同时为保证混凝土楼板与钢梁的共同作用,钢梁翼缘也必须设置必要的栓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