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鸟巢”工程简历:
1999年12月9日选址确定;
2001年赫尔佐格(瑞士)、德梅隆(瑞士)、李兴刚(中国)团队等合作完成设计(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事务所、ARUP工程顾问公司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联合体共同设计的“鸟巢”方案,最终中选)。
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
2004年7月30日因设计调整而暂时停工,同年12月27日恢复施工。
2008年5月全部竣工。
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占地面积21公顷,42000吨的钢材,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用了一种叫“鸟巢钢”的Q460E-Z35钢。那么如此庞大的钢结构是否使用了钢骨架轻型板?经过一查找,发现并没有运用钢骨架轻型板,而是运用了一种“秸秆板材(聚合防火环保多用板材)”,据说这种板材具有防火、防水、高强度、环保等功能,聚合防火环保多用板材以秸秆为填充料,与石粉和无机粘合剂经过特殊工艺聚合而成。稻草、麦秆、高梁秆、玉米秆、棉秆、麻秆、芦苇、花生壳、果壳等多种农作物秸秆和锯末均可做填充材料使用。
据消息称,奥运会鸟巢工程设计费用大概7,8亿人民币,工程总造价22.67亿元,每年维护费用7千万元。
目前,可以确定奥运会鸟巢工程没有使用,而是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