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在孙河乡和东坝地区建起了两座建筑垃圾资源化临时处置设施,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临时设施+固定设施”新模式,能使建筑垃圾实现就地处理,资源化率达95%以上。
据了解,朝阳孙河乡和东坝地区都是重点区域,有大量的建筑垃圾需要处理。如果选择外运处理,体量非常巨大,成本非常高,也没有足够大场地暂时堆放,在棚改现场建临时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是最佳选择。
建筑垃圾处置流程:将建筑垃圾,如混凝土、砖瓦、石块等从入料口进入破碎机,经过破碎、筛分、振动分选、磁选等多级分选后,变成不同规格大小的再生骨料,然后将再生骨料制成再生回填材料、再生道路材料、再生透水砖等,回归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实现了建筑垃圾就近、快速处理,不外运。
据千龙网查甜甜报道,朝阳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朝阳区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村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建筑垃圾也随之越来越多,而疏解腾退后的大量空间、留白增绿的规划建设,所需的砂石料等材料却供不应求。这种现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生产线解决了这种矛盾。资源化处置实施过程中,设备将实现全封闭、并配以多项除尘、降噪措施,降低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随着所在区域建筑垃圾处理的完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临时设施还可随时撤离,不占用土地。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废料及其他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