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资深老工匠常说,“屋面三分水,四分水,五分水”,这些是什么意思?又该怎么做呢?
这是指屋面的坡度,三分水是30%的坡度,也就是0.3;四分水是40%的坡度,也就是0.4;五分水是50%的坡度,也就是0.5。通常是指屋脊高度与单坡的水平长度之比,用来计算屋脊高度,或者房子的进深,或者屋面坡长等。
假如将要建的房子屋面坡度是三分水,知道房子进深是8米,采用双坡屋面,那么单坡的水平长度就是4米,采用三分水,其屋脊高度就是4x30%=1.2米。
用斜面在垂直面上的投影高度(矢高H)和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半个跨度L/2)之比来表示;也可用高跨比(矢高H和跨度L之比)来表示;或以斜面和水平面的夹角来表示。坡度的表示方法有百分比法、度数法、密位法和分数法四种,其中以百分比法和度数法较为常用。公式为:坡度 = (高程差/水平距离)x100%,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水平距离的百分比。现在,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距离l的比叫做坡度用字母i表示,即坡角的正切值,公式为:i=h/L*100%。现在一般这样表示了,坡度i=7.5%、i=12%、i=15%。
下面介绍一下地理坡度等级划分:0°~0.5°为平原,>0.5°~2°为微斜坡,>2°~5°为缓斜坡,>5°~15°为斜坡>,15°~35°为陡坡,>35°~55°为峭坡,>55°~90°为垂直壁。
其实,坡度与防水以及用材有很大关系,中国过去的建筑房屋常常坚持“排水为主,防水为辅”的原则,形成了复杂的坡度体系。如:房屋用0.45分水最好,神庙采用0.48分水比较好看;多于五分水瓦盖不牢,少于四分水瓦会倒雨;顶上用五分水,檐口用四分水;靠近屋脊两侧的坡度超过60°,而在檐部的坡度不足30°,利用陡坡使水急下,再巧用惯性冲出檐外。
屋面坡度选取是否合理,影响屋顶的防水效果。坡度大小主要根据所选用的屋面防水层材料的性能和构造决定。如果选用防水性能好、单块面积大、接缝少的材料如卷材、构件自防水、金属薄板等,坡度可以小些;如果选用瓦块铺设屋面,块小、接缝多,坡度应大些。在寒冷地区为防止屋面大量积雪,坡度宜较陡;带有阁楼的屋顶,常采用陡坡屋面或采用两个不同坡度结合的折腰式屋面(孟夏式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