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起我国掀起了钢结构建筑热潮,大量涌现出体育馆、展览馆、会议中心、办公商务楼等大型钢结构建筑,如腾讯全球总部基地大楼(腾讯滨海大厦)就采用钢结构。有人说:钢结构建筑的多少,往往标志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达程度。其实,钢结构是从木结构演变而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最初应该是民用建筑最先采用尝试,然后才是大型建筑物,这与钢铁冶炼锻造技术发展相关。今天西方国家和地区已将钢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民用建筑更是首选结构模式,也被建筑业称为“轻型钢结构”。他们也相应地发展出自己钢结构体系,如日本KC体系、英国CLASP和SEAC轻型钢结构的学校建筑体系、法国GEAJ轻型钢结构住宅和办公室建筑体系、加拿大web steel建筑体系、美国DBS多层轻钢住宅体系等,我国正在形成自己的各类型建筑的轻型钢结构体系。
现在,我国民间房屋应用轻型钢结构建造的还很少,但在美洲大陆,95%以上的低层民用建筑均采用轻钢结构建造,轻钢结构在整个美洲建筑市场占有绝对优势。相比来说,制约或说影响这个对比因素很多,如观念、认知、风俗、技术、材料等等,我们在此仅就材料进行初步探讨,在西方国家民间最初采用轻钢结构建造房屋,也需要大量木材的,用木材做墙体,用木材做楼板,用木材做屋顶……,这些对于我国民众来说是不可能的,只有皇家建筑才可以使用大量木材。我国过去的民间建房传统多是土坯、砖石为墙体,少量木料为屋顶;近代随着水泥技术引入和传播传导,民间才刚刚兴起砖混或全混凝土结构房屋。但民间希望自己盖一座二层或三层楼房的愿望很强烈,亿实筑业的“钢骨架轻型板与轻型钢结构”新建筑模式,或许能给大家带来一种新选择、新思路、新的生活方式。记得有位建筑专家曾说:轻钢结构低层民用住宅建筑技术符合国家对建筑业的产业导向。
我国在轻钢结构方面的技术积累、创新,以及材料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与西方相媲美的高度,但向民间推广与传导有些缓慢,仅限于大中城市建筑专业人士熟知。记得“轻型钢结构建筑体系”的定义是这样界定的:轻型钢结构建筑体系,是以热轧轻型H钢、轻型焊接型钢、高频焊接型钢、冷弯薄壁型钢、薄钢板和薄壁钢管等高效能结构钢材和高效功能材料为主,以各类高效装饰连接材料为辅组装而成,能满足建筑特定使用功能和特定空间需求的轻型全装配钢结构建筑。其中“高效功能材料”就包括板材,过去用木材,后来用OSB板(定向刨花板)、胶合板、水泥纤维板、预制混凝土板,今天亿实筑业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制造生产出新型板材——钢骨架轻型板,其中的芯材获得专利。钢骨架轻型板,解决了过去很多板材的劣势,可以完美地与轻型钢结构结合,构筑起真正的轻型钢结构建筑体系。
下面以“三层轻型钢结构房屋体系”说明“钢骨架轻型板”的应用:
基础:钢筋混凝土
承重墙(柱):轻型钢结构
外墙: 钢骨架轻型墙板
内墙: 钢骨架轻型墙板,或轻质节能复合隔墙板
楼层: 钢小桁架+钢骨架轻型楼层板
屋顶: 屋顶钢骨架+钢骨架轻型屋面板+普通水泥瓦或防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