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2月1日起实施《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既是一本技术标准,也是一本发展指南。或许对大面积使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机会,最重要的单项指标是装配率,装配率达到50%以上就划分为为A级、AA级、AAA级装配式建筑,然后就会顺利拿到相应的补贴或享受优惠。当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里没有说补贴和优惠,只是各地依据的标准或称鼓励的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实施,自然原来的《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5废止,原来不是单一标准,是有预制率、预制装配率、装配化率等概念的,现在已经统一成了“装配率”。装配率具体定义为: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与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
项目宜在设计阶段进行预评价。如果预评价结果不满足装配式建筑评价的相关要求,项目可结合预评价过程中发现的不足,通过调整或优化设计方案使其满足要求。 预评价与项目评价方式, 在设计阶段可以进行预评价,预评价是对设计方案做出预判,为施工图审查提供项目统计和管理依据,但不是强制要求;在竣工验收后,可依据验收资料进行项目评价,项目评价是根据实际装配率的复核结果,进行装配式建筑认定;根据项目等级评价申请,进行装配式建筑的等级评价。 1、 设计阶段宜进行预评价,并应按设计文件计算装配率; 2、项目评价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并应按竣工验收资料计算装配率和确定评价等级。
装配率 prefabrication ratio 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
P=(Q1 十Q1 +Q3)/(100- Q4) × 100 %
式中: P一一装配率;
Q1 一一主体结构指标实际得分值;
Q2 -一围护墙和内隔墙指标实际得分值;
Q3一一装修和设备管线指标实际得分值;
Q4 一一评价项目中缺少的评价项分值总和。
装配式建筑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1 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
2 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
3 采用全装修;
4 装配率不低于50%。
装配率为 60%~75 %时,评价为A级装配式建筑; 2装配率为 76%~90%时,评价为 AA级装配式建筑;装配率为 91 %及以上时,评价为 AAA级装配式建筑。
如果竖向承重构件不采用预制构件的话,水平承重构件需全部采用预制构件。
竖向结构构件占比较大,不采用预制构件,很难满足装配式建筑要求!(需要大幅提升维护系统、管线和内装系统装配率!)
装配化装修是装配式建筑的倡导方向。装配化装修是将工厂生产的部品部件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的装修方式,主要包括干式工法楼(地)面、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管线分离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