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热,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以房养老”保险正式推向全国。据我们了解,从2014年起“以房养老”保险做试点,至今不仅是老人参与度很低,保险公司也不够热衷,为什么还要在全国推行呢?据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和2016年“以房养老保险”养老模式分两批在全国部分城市开展试点,四年中,只有一家保险公司开展了业务,共有98户家庭139位老人完成了承保手续。
什么是“”养老模式?或者说,什么是“以房养老”保险模式?就是老年人把拥有独立产权的住房抵押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每个月提供养老金,老人仍可以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身故之后保险公司可以处置房产。有人说,“以房养老”保险模式是一种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养老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有人算了这样一笔帐:假如投保人房产的估值计算为100万元,那么60周岁的男性投保人每年需缴纳2544元保费,直至86周岁,每月到手的基本养老保险金额为2514元。简单算一下,26年下来投保人能拿到约72万养老金。当然,这不算保险公司提供这笔资金的成本,此外保险公司还要考虑房价变动以及老人寿命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同样条件的女性投保人,两项金额相对较低,分别为年缴保费1622元和每月到手基本养老保险金额2082元。一般来说,女性寿命也要比男性长。
一位青年网友说:看来现在向全国范围推广,就是针对我们呀,面向将来呀。说实话,这就是针对我们30岁的年轻人,在上辈的帮助下弄了个首付,30年后还清了房贷,也正好60岁退休了(不考虑延迟退休),然后房子抵押出去领退休金,假如活到85岁入土,房子又还给了银行,这么说来,给银行奋斗了一辈子,赤条条来,赤条条走,啥都没有。